孩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,為何會抑鬱?原因被很多人忽視了

蠟筆小丸子 2021/02/22 檢舉 我要評論

近兩年,「抑鬱」兩個字,因為成年人逐漸走進公眾的視野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年齡小的孩子,也飽受精神問題,出現「抑鬱」的情況。

我在網上看見心理醫生分享出來的案例,一位14歲的女孩,在初中以前,學習成績優秀,是全家人的驕傲。

但是,小學升初中以後,就像是變了一個人,情緒易喜易怒,極其不穩定。

一旦遇上考試成績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預期,她會狂躁地撕掉試卷,用手指甲死扣自己的手背。老師察覺到不對,讓家長領回家看心理醫生,才得知孩子是患上了「重度抑鬱」.....

兒童抑鬱的現象,存在普遍性

在這個事件下,我看見有人詢問「孩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,尚沒有體會到生存的壓力,怎麼會抑鬱呢?」

確實,孩子小小年紀就抑鬱了,實在是讓人感到不解,甚至懷疑這是不是個別現象而已。

但遺憾的是,在社會上抑鬱的兒童並不少見。

據瞭解,目前孩子患抑鬱的比例很高,且存在很多國家。像在澳洲患抑鬱症的兒童為12.1%,法國13歲以下兒童中,抑鬱障礙的患病率為10%。可見,兒童抑鬱的高發具有普遍性。

為何孩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會抑鬱?

事實證明,「孩子不像大人,有很多煩心事,所以不會抑鬱」是一種非常草率的想法。

孩子小小的世界裡,同樣會出現自責、負罪感等負面情緒,並且會衍生出非常可怕的心理問題:

①較大的學習壓力,遲遲不能得到排解

有心理醫生說,在自己接到的患者案例中,有超過80%的孩子,是來自各大知名初中、高中,有的還來自美國、英國、澳洲等學校,這些學生學習成績優秀,還都是名校。

但是,他們卻容易患上抑鬱症。

而想必那些普通職業學校的高中學生,基本上沒有患抑鬱症的。

因為,他們的自我滿足感高,不糾結,壓力也不大。

越是學習好的孩子,越容易患上抑鬱症,原因不難理解,他們給自己的學習壓力更大,當壓力遲遲不能排解的時候,就容易抑鬱。

②年齡小的孩子,精神更加脆弱,容易受到傷害

很多人誤以為,孩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,自然是不知道發愁,沒有太大壓力的。

但是,事實上,他們也是容易出現情緒障礙的群體。

部分兒童健康領域的專家認為,兒童精神疾病的高發有其普遍的生理基礎。

人類大腦的前額皮質,也就是主要負責高級認知功能,它幫助人做出決定、計畫,抑制衝動的活動。

但是,它的成熟卻需要等到人到了25歲。

也就是說,孩子年齡小,大腦沒有發育完全,做起事情,處理起情緒的能力,是非常弱的,所以更容易出現情緒障礙。

③孩子容易遭受同伴危機,心理帶來傷害

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來看,孩子的心理狀態發展快速,且不穩定。

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時,是情緒極其不穩定的時刻,孩子同伴關係就面臨挑戰,孩子容易遭到背叛,或者其他人欺淩。

年齡幼小的孩子,不知道如何化解的時候,就容易受到傷害。

可惜的是,現在的孩子,因為上學的原因,到了一定年齡就要遠離家人。人際關係受挫,沒有家人幫助度過,孩子就會受到傷害,出現心理問題。

▶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?

總之,孩子小小的世界,看起來是天真無邪,簡單純粹的。

但是,其實不然,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受到更多的挑戰,我們大人需要重視起來。

可是,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呢?

①給孩子足夠的陪伴。
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的。有的家長因為要賺錢,或者缺乏育兒經驗,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關注,平時只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,所以孩子心理上容易出現問題。

所以,家長再忙,也要留時間陪伴孩子,好好地照顧孩子。

②重視發展孩子健康的人際關係。

現在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,卻容易忘記孩子也需要健康的人際關係,需要擁有好朋友,信任的同伴。

所以,如果家長有時間的話,要多帶孩子出門交朋友,或者引導孩子主動結交人群,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。

總之,家長不要讓孩子整天待在家裡死學習,不然等到孩子心理出現問題,家長再想著解決,可能一切都已經晚了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