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曉彤、陳翔這對昔日情侶的瓜,想必大家已經吃過了。
先簡單回顧一下:
2015年,毛曉彤陳翔公開戀情;
2017年,毛曉彤發現陳翔劈腿江鎧同,二人分手;
4年過去了,往事為何突然被提起?
2021年1月30號,陳翔深夜突然發文,翻舊賬,把多年前的恩怨又搬上來,否認自己當年出軌。
一天后,毛曉彤放出兩段錄音,錄音內容錘了陳翔的出軌,還把他在節目上立的人設證據也放了出來。
毛曉彤這個瓜一出來,各大公眾號、新浪微博行銷號都有了創作素材,開始寫她與陳翔的愛情回顧,寫她與親生父親的恩怨糾葛。
毛曉彤的父親在她出生不久後,就把她拋棄了。
父母在她2歲的時候離婚,離婚後父親仿佛人間蒸發。
毛曉彤的父親,賭博成性,蹲過監獄。
然而毛曉彤火了之後,這個父親卻上節目,索要天價贍養費。
讓我感歎的,不是毛曉彤悲慘的原生家庭,是她的「果斷」和「冷靜」。
面對這些親生父親的控訴,毛曉彤不解釋,不理睬。就像她面對這次戀情一樣,她手握陳翔出軌的證據,卻從不賣慘,不解釋。
電話錄音裡她也是沉著冷靜地提問。分手後,不寫小作文,不發通稿,而是有實錘放實錘。
這份勇氣和冷靜,真的讓人佩服。毛曉彤的性格特質,簡直是教育女兒的范本。
有了女兒之後,我們捧在手心、含在嘴裡,生怕她們受傷受挫。女兒要有最好的教育,最美的衣服,最豐富的物質生活。
可是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,最應該給女兒上上「愛情」這門課。
我們經常教育孩子,要做一個善良的人。可是在這個世界,光善良,往往會成為任人欺負的「傻白甜」。
真正的善良,都有鋒芒。
要與人為善,保留體面,更要對得起自己。
毛曉彤曾經說過,自己是奔著結婚去談戀愛的,所以談了很多年。但她從不「戀愛腦」。
如果只是秉承愚蠢的「善良」,那就容易陷入被PUA、被精神控制的慘局裡。
2019年12月,南方週末發佈了一篇文章《不寒而慄的愛情》,曝光了一個北大女孩包麗被男友精神控制,最終自殺不治的事件。
文章裡還有包麗與男友的聊天記錄,讓人讀後不寒而慄。男友總是毆打她,還時常為自己的暴力行為合理化。
包麗男友甚至問包麗:尊嚴對你來說那麼重要?
從包麗的聊天記錄中,能看出這個女孩是有過抗爭的。她甚至勇敢地選擇分手,決心要逃離了這場變態而扭曲的戀情。
但「精神控制」是讓人泥潭深陷的事。
分手後的男友,發給包麗一張偽造的醫院洗胃單,證明自己為她自殺。
因為從小善良的包麗,害怕男友因為自己而死,道德感和責任感驅使她去「拯救」男友。善良的包麗,在分手後依然選擇了從廣州返回北京去看男友。
最終,這個姑娘因為不堪忍受男友的精神折磨,把自己斷送在了少女最美的季節裡。
其實像包麗這種典型的PUA受害者,一開始都不是情感關係中的弱者,她們是一步步被洗腦、被壓迫得不敢反抗。 她擁有自己的思想,也深刻地明白,讓人不舒服的感情要選擇反抗。
可是,就是因為她們從小就被教育成「乖孩子」,於是處處忍讓、不懂拒絕;如果她懂得堅決地拒絕,也不會讓自己的善良害了自己。
包麗媽媽在採訪裡也說,女兒從小善良、聽話,自己沒有教過女兒如何拒絕。
很多極端索取,都是通過「感情施壓方」一步一步剝削發展而來的。
我們教育女兒的時候,要讓他們明白,沒有鋒芒的善良,就是軟弱;你不可以傷害別人,但是如果自己被他人傷害,一定要露出鋒芒。
就像毛曉彤,分手多年,從未抱怨前任一句。可是當被潑髒水、打亂自己生活節奏的時候,狠狠地打對方的臉。
保護好自己,女孩的這份善良,才不會被惡人隨意踐踏。
面對感情,除了要暗藏鋒芒,還要懂得分辨愛與控制欲。
曾經,知乎上的一個求助帖引發了廣泛的關注:「把男友的論文和資料全刪了,怎麼才能讓男友消氣?」
事件裡,女孩給忙於論文的男友燉了湯。可是男友加班回來後並沒有空喝湯,而是繼續寫論文。
女孩急了,讓男友快點喝,男友一直說等會等會。兩個人因此就拌起嘴來,女孩一生氣,把電腦的電源線拔了。
男孩十分生氣,摔門而去。女孩見男朋友甩手走人,更氣了,直接把男友的論文資料夾給刪除。
這才有了知乎上的這個「求原諒」的問題。
「我燉了湯,是為你好,你怎麼能先寫論文,我還沒有論文重要?你必須喝下去,才是對得起我!」
這是那位元女孩的「愛情邏輯」。
因為愛他,所以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他,並要求他必須接受,並且感恩戴德。
這是愛情中的一種病,叫「我為你好,你要感恩」。
在這個帖子的下方有個高贊回答:
愛一個人,不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。
不尊重對方自我意志的所謂愛情,不過是為了滿足自身變態的控制欲,這對男女來說都一樣。
看《做家務的男人》時,袁弘和張歆藝的愛情讓很多人羡慕不已。
張歆藝喜歡網購,所以家裡經常會有大大小小的快遞箱子。袁弘其實並不喜歡這麼亂的包裹,但還是不厭其煩地幫老婆拿快遞、拆快遞。
節目裡,袁弘拆快遞的時候,拆出了一個很酷的摩托車頭盔,原來這是老婆送給自己的禮物!袁弘立馬高興得戴了起來。
實際上,張歆藝說過並不喜歡老公開摩托車,很危險也很累人。
有人問,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送給他頭盔啊?不勸他少開點嗎?張歆藝說:「因為他喜歡啊!」
在他們倆的身上,我看到了愛情裡最平等的樣子:有一顆永遠尊重對方的心,而不是「我為你好,所以你要聽我的」。
在傳統眼光裡,我們總是容易認為女性脆弱敏感,容易把女性看作男人的附屬品。
比如希望女人回歸家庭、相夫教子,比如男主外女主內、認為男人理所應當的在外奔波等等。
可是毛曉彤這件事還告訴我們,「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處理問題的勇氣。」
遇事殺伐果斷,沉著冷靜,這些特質,女人也可以擁有。一段感情裡,沒有絕對一方強勢、一方服從的說法,互相獨立、勢均力敵,才是最好的狀態。
讓自己保持獨立,才能夠與伴侶步伐一致。
跳水女王郭晶晶的婚姻,是一個很好的寫照。她在豪門裡,沒有被束縛,依然是那個獨立溫柔的女王。
他們大婚,報紙上都是「跳水冠軍下嫁霍家」的報導。
二人上節目,郭晶晶說:大家好,我是郭晶晶。
霍啟剛則說:大家好,我是郭晶晶的老公。
就連公公霍震霆都說晶晶在家有多「放肆」。
她從來不是「附屬品」,而是以獨立的姿態跟丈夫站在一起,做自己生活裡永遠的女王。
勢均力敵,才能長長久久。
毛曉彤曾說,生活是一顆酸檸檬,但她要學著把酸檸檬,做成好喝的檸檬水。
在教育我們的女兒時,我們也要告訴她:
也許你不能一生無虞,但是要記得,讓自己嘗到生活的甜。
家有女兒,我們都希望她得遇良人,就請一定告訴女兒,如何正確面對感情。
希望我們的女兒,也可以:
如此,
她才能在遇險時不忘自我、沉溺時懂得清醒;
歷盡人間的苦後,嘗到生活的甜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