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曉彤遇到渣男拔腿就跑,我也是

蠟筆小丸子 2021/02/06 檢舉 我要評論

在感情出現問題時,「當斷則斷」「及時止損」「別給自己添煩」「必須頭也不回地跑了」,是她們提到最多的話。

前段時間,女明星毛曉彤和前男友陳翔的分手音訊曝光。面對陳翔在出軌時的狡辯,毛曉彤條理清晰地質問對方,並冷靜分手。

我採訪了4個女孩,其中小七跟我說:毛曉彤簡直「吾輩楷模」。她們的故事又何嘗不是。

兩年前大學畢業後,kotomi 留在安徽老家,有父母、朋友、同學的陪伴和幫助。2020年下半年,她覺得自己得去長大,去獨立,於是就把自己扔到了一個六親不靠的地方——離家380多公里的武漢。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,連搬家都是自己來。

「獨立」這件事真真正正得到驗證,是和在一起三年的男友分手的那一刻。kotomi 大概一個月回安徽一次,和男友團聚一次。戀人之間大部分的關心,都線上上發生。有一次男友發來兩張自己在安徽站接 kotomi 時的停車違章記錄,記錄顯示了男友為了接她違章停車兩次的照片。男友以此來表達深情。

但其中一張違停照片裡的女孩讓 kotomi 感到困惑。她不記得自己戴過白色的帽子,背過黑色的雙肩包,以及穿過深藍色的牛仔褲。但男友非常篤定,繼續開玩笑:「不是你是哪個孫子」。為了穩妥一些,她查了自己車票的記錄,12 號那天確實沒有回去。再仔細看照片上的人,真的不是自己。她想詐一次男友,就說「露餡兒了吧」。

因為當時在開一個會,kotomi 沒再回復消息。但她的沉默,換來了男友一連串的解釋:「我承認,這是一個九流模特」「一隻無辜的貓咪表情包」「喂,真信了?」「恭喜發財,大吉大利」「說實話,我不想騙你」「她是南京人,我們什麼都沒發生,連肢體觸碰都沒有」。

這期間 kotomi 也生氣,大概維持了幾十秒,她迅速冷靜下來,不能把情緒帶到工作中。等到下班回家,kotomi 看著一連串的消息,陷入思考:是原諒他,還是跟他一刀兩斷。最後 kotomi 選擇了跟他一刀兩斷。她回復男友:「不用和我說」「和我沒關係」。結束了三年的感情。

kotomi 把自己的故事發在豆瓣勸分小組上,網友的評論都是:「當斷則斷」「及時止損」「別給自己添煩」「必須頭也不回地跑了」。

小七玩男友手機時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個帖子。在微信列表裡搜索「晚安」兩個字,然後發現他隱藏了的和前女友的聊天內容。

小七問:「她是誰。」

男友說:「前女友。」

小七:「你們在聊什麼。」

男友:「她問我曾經在一起時最喜歡吃的那家店在哪裡。」

小七:「互相道這麼多晚安是怎麼回事。」

男友當時反應很大,大吼:「你是不是神經病?」

小七看著「妹妹打遊戲嗎」「妹妹晚安。愛你」等句子,又追問:「為什麼一起打遊戲的朋友也天天互道晚安?」

男友不想回答更多問題了,說:「你侵犯我隱私。」

小七無法接受男友不回答問題,模糊或者躲過自己犯的錯,甚至試圖指出錯的是女生一方,因為女孩子往往無理取鬧。

於是平靜地說完分手就走了。在不在乎自己的人面前,小七往往可以比對方更冷漠。

這條界線也是慢慢才劃清的。「分得乾脆」和「愛不愛對方」,沒有必然的聯繫。

小七說,再喜歡也無所謂,戀愛時還聯繫前任的人,就應該好好去追前任。

她願意退出。愛情真的不是必需品。小七的爸爸大男子主義,表哥出軌 N 次,她覺得愛情的盡頭——婚姻也就那麼回事兒。

「我不太信任男的」,家庭早早讓她得出這個結論。

同樣,kotomi 也很早就認為男性這種生物就是這個樣子,「不知道這是不是偏見」。

初中時她喜歡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,王二跟陳清揚之間,既會發生[性.關.係],也可以是革命友情。

後來有男生第一次表白,也是說:「我不想跟你做男女朋友,我只是對有好感,但是我可以和你發生[性.關.係]。」

kotomi 從來沒有期待過在感情裡得到忠誠,哪怕對方出軌,那也是對方的事兒。自己能做的就是結束這段關係。

可這條線不是輕易被劃出來的。高三那段時間壓力很大,甚至被診斷出抑鬱症。

直到有一次安眠藥的劑量吃多了,她被送到了醫院。打電話給男友,男友沒有接。她意識到,哪怕一個人很愛自己,也不能完全依賴一個人。

她給自己規劃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:不能脆弱,不能依賴別人,要獨立,要承受得住打擊。只要一對自己心軟,就想起那天晚上,再逼著自己把心硬起來。

提到男友們撩逗的女孩兒們,她們的回復一致是:沒關係。也沒必要有關係。「這就是他們之間的事了,我們之間的事是‘他不忠’。」

當感情裡女孩們劃出越來越多的線時,你很難看到她們為愛撕心裂肺了。

那些傷心被藏在理性之後:小七分手那天,她回家就哭了,嚎啕大哭。

「他那個不在乎的樣子,現在還一直印在我腦子裡,想起來就覺得自己委屈」。

對於剛剛過去的那段感情,kotomi 倒是沒有太多難過。她只問自己,是不是可以接受一個無條件信任的人欺騙自己?

答案是不可以。出軌這件事導致自己完全沒辦法再信任這個人。這個不信任很具象:如果他去和朋友吃飯,如果他說晚上要開個會,她可能都會有一秒鐘的懷疑。

不想因為不信任他而影響自己。她們更多是「慶倖逃離」「慶倖扼殺了可預見的爭執」。理性阻止的是未來更多的不堪與難過。

紐約時報有一份「婚前15問」,但在女性議題引爆簡中網路的今天,女孩兒們有了自己需要確認的問題。

比如2020年的冠夫姓問題,小旁就這一問題和男友討論過多次,男友最後同意「生女隨我,生男隨他」,

小旁覺得這是重男輕女以及其背後一系列問題的前兆,最終在男友說出「寧可分手錯過‘此生摯愛’也不願意答應隨母姓」之後,選擇了分手。

西雲也同樣如此,關於一直以來討論的是否生孩子這一問題,男友的說法是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」「百年後無人贍養」,

甚至表示「無法理解不生孩子的人,沒想到會這樣結束」,所以在雙方見過父母後,西雲還是選擇了分手。

因為可預見到的未來是:男友不理解自己,也不為自己考慮,繼續在一起就會是自己去成全男友,如果沒有按照他的想法來,自己還會變成錯的一方,「不想陷進去了」。

2020年女性主義一路高歌,且不知最終會去向哪裡。女孩們在這其中矯正自己的觀念並完善自己,那些觀念之爭落到現實生活中,就是個人選擇,且無關對錯。

一位網友對西雲說:你不想生就不生,他不接受你就分手,不要妄想改變他或者被他改變。所以在問題出現時,她們選擇解決最關鍵的那一個,不再參與到「打小三」這一女人鬥女人的暴力中。

問題沒出現時,她們扼殺問題出現的跡象。及時止損,沒有妥協。

關於自己,她們還有更多更為迫切的問題解決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