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體重變化
今天小編來講講新生兒的體重變化,看看什麼樣的增重速度是最合理的。
新生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跟寶寶以後的生存、發展和健康情況有密切關係。
如果寶寶的生長速度比較適宜,那就說明寶寶得到了合理的餵養和精心的護理,身體發育良好,不太容易被疾病感染。
由於嬰兒期,尤其出生後前三個月,寶寶的生長速度最快,體重作為生長發育測量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,非常值得寶媽們關注。
剛出生的寶寶往往會有體重下降,比如生出來7斤,第二天反倒只有六斤八兩。這個時候家長肯定很擔心,是不是餓著寶寶了呢?
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生理現象,新生兒普遍存在,叫做生理性體重下降。
寶寶生下來之後要排出胎便、吸收胎脂,而且外界環境的濕度遠遠小於寶寶泡在羊水裡的濕度,所以寶寶生出來之後還會喪失一些水分,這些都會造成新生寶寶體重的下降。
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2-3天體重會降到最低,整體的下降幅度不會超過出生體重的10%。這期間媽媽只要正常餵養就可以了。
如果寶寶出生的時候7斤,降到6斤3兩以下就不合適了,就成了病理性的體重下降,應該諮詢醫生。
作為家長,還可以讓寶寶多睡睡覺。睡眠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,因為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旺盛,醒著的時候相對減少。
另外,有研究指出4個月以內嬰兒純母乳餵養也可以大大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。
寶寶出生後3~5天體重開始增長,每天增長的幅度因人而異,大概7~10天會恢復出生時的體重。
不過根據統計,對於足月兒,出生第12天仍有14.1%的寶寶還沒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水準。
寶寶恢復出生體重後,最初3個月,寶寶每週體重增長180-200克,4~6個月時每週增長150~180克,6~9個月時每週增長90~120克,9~12個月時每週則會增長60~90克。
如果寶寶的體重遲遲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,或者體重增長的速度遠低於上面的水準,也要及時諮詢醫生,努力去找找原因,
判斷是不是餵養不當、奶量不足,或者是病理方面的原因。同時加強對寶寶的護理,關注寶寶的體溫、睡眠、飲食這些方面有沒有異常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