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才子趙英俊過世第5天,許多人依然沒能從他的猝然離世中走出來。
一個朋友是他的粉絲。這幾日每天都在單曲迴圈趙英俊的那首《送你一朵小紅花》,深刻感懷生命的脆弱。
一位名叫王雪的護士,回憶趙英俊治療期間的一些細節,惹人淚目:
(轉自微博網友@外科趙劍)
原來,趙英俊早已患肝癌數年,一直奔波於醫院做治療,可終究還是離開了他所熱愛的這個世界。
至於為何會患肝癌,這跟他長期熬夜、常年無休有直接關係。
最後的遺言中,趙英俊寫道:
「我還沒娶我愛的人為妻,還沒有生一個孩子,還沒帶爸媽去海邊衝浪,還沒去鳥巢開演唱會,還沒看到祖國統一,還沒看到海賊王的結局……」
是啊,活著多美好,有這麼多可能!他卻再沒有機會去完成心中的夢想了。
人到中年,每每聽到一些英年早逝的新聞,都會覺得心跳加速,心情抑鬱。
就在前不久,拼某多的一位年輕員工「過勞死」的新聞才鬧得沸沸揚揚。
所謂「過勞死」,就是由於長期疲勞導致的死亡。
就像截圖中這位內部員工所言,死去的年輕姑娘,曾經頻繁熬夜,淩晨兩三點下班是常事。
她生前的簽名還寫著「為多多奪邊疆」。
然而,她年輕的生命,卻倒在了淩晨一點多的下班路上,再也沒能撐到2021。
我的一個同行,年初也剛在死亡線上走了一回。
她是個自媒體大V。
一天24小時,幾乎大半時間都泡在網上。
半夜兩點更新發文更是常事。
可是,某一天,她的帳號突然就停更了。
一問得知,由於長期生活飲食不規律、不健康,心理壓力過大,導致了嚴重的心腦血管病,若不是及時就醫,她隨時有猝死的危險。
養病期,她說了一番話,讓我感慨萬千:
這個世界特別流行拼命三郎式的成功勵志故事。全世界都在跟你說加油。
可是,沒人告訴你,累了的時候可以暫時不努力,可以脆弱和喪一會兒。總之,你不必一下子就用掉所有力氣。
攢一攢力氣,走得可能才更遠。人生可能才更快樂。 不能更認同她的這些話了。 同樣讓我感慨的,還有李佳琦。
從今年中旬開始,李佳琦頻繁開始請假,或者給自己放假。
作為一名頂級網紅主播,這樣的行為實屬罕見。
曾幾何時,李佳琦就是「拼命三郎」代言人。互聯網上,隨處可見他和薇婭的那張在艱苦環境下賣力直播的圖片:
爆紅時期的李佳琦,一年365天,要做389場直播。每天從下午7點開始,播到淩晨1點。
李佳琦一天的營業額在百萬以上,一天的歇業就意味著百萬資金的流失。所以,即使直播到聲帶受損近乎失聲,每講一句話喉嚨都痛,他也沒有停掉自己的直播。
彼時,全網都是誇李佳琦的成功勵志雞湯文,並鼓勵人們向他看齊。
然而,事實證明,人不是機器。
如果你騰不出時間休息,那總要騰出時間來生病。
一直以來,幾乎全世界都在告訴我們,「你要加油,要變得更強,要去做更好的自己。這樣你才能如花兒一般盛開,這時全世界都會為你傾倒,全世界都會愛你。」
當我們過度鼓吹一樣東西時,無形中就傳遞出了這樣一個訊息——我們抑制與它相反的部分:比如說,努力成為絕對正確,不努力是不是就是墮落?
強大成為了絕對正確,脆弱是不是就成為了一種錯?
正能量成為了絕對正確,喪一點是不是就絕對不可以?
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《丈夫得了抑鬱症》,就探討了一個很喪的主題:我們可不可以不努力?
電影中,男主是個普通職員,性格謹小慎微。妻子是個全職主婦。
身在職場的男主,既要應付態度惡劣的客戶,還得承受來自上司的壓力。
想跟上司請假卻被拒絕,並且被勸要更「努力」才行。
在內心日復一日的煎熬下,男主患上了抑鬱症,並跟公司提出辭職。
辭職後,在和妻子出門會見友人的路上,兩人擠上擁擠的地鐵。
想到丈夫每天在堵塞的人流裡奔波,妻子對丈夫說:「這麼多年,辛苦你了。」
聽到妻子的話,男主一直以來壓抑住的負面情緒,終於到了臨界點,像個孩子一樣當眾大哭。
為什麼會哭?因為每個咬緊牙關過日子的人,最需要的都不是「你要努力」「你要加油」,而是一句「累了吧?」「你真的辛苦了」。
「你要努力/加油」背後,其實藏著一句潛臺詞:現在的你,還不夠好哦。
就像小時候,孩子在考試前收到父母的鼓勁:「明天考試要加油哦,你一定可以的。」
孩子需要的才不是這句話呀。孩子真正想要的是,「即使沒有考好也沒有關係,成績決定不了人生。考試我們下次再來就是。」
成年人也如此。
當我們的努力已經到了一個閾值,為什麼不能摁個暫停鍵呢。
若全世界都積極向上、好似打了雞血般的正能量,唯獨你覺得很疲憊,不快樂,甚至想要原地躺下,偷個懶,睡一覺。
為什麼不可以呢?
最關鍵的是,我們的生活中,除了掙錢、除了努力追逐成功,還有太多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。
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和事,才讓我們的努力變得有意義。
在我眼中,孫儷就是一個很懂得給自己「放假」和「偷懶」的人。
她始終保有跟自己獨處的慢時光,畫畫,練字。
定期跟朋友聚會,放鬆。
更是不惜拿出時間,和孩子們一起,花了一個月的時間,慢慢觀察雞蛋在孵化過程的變化,記錄小雞的誕生。
縱使再忙,也會陪家人一起玩耍,一起發呆或者做著幼稚的遊戲。
每年都要和鄧超帶著孩子一起去海邊。
看著這洋溢到螢幕之外的快樂,忍不住感慨,這樣沒有任何KPI和負累的時光,真的還挺好的。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「不要在該努力的年紀,選擇安逸」成為了很多人的座右銘,每個人都恨不得把24小時的生活過成48小時:用1.5倍速播放視頻,3天快速讀完一本書,5分鐘看完一部電影。
各大書店最顯眼的地方,擺著的都是成功勵志學……每個人都在追求著俗世成功,但又有多少人迷失了,又有多少人早早倒下了。
所以,為什麼不能停一停,試著讓腳步放慢點?
如果此刻你感到痛苦,疲累,那麼我想說,你可以不必那麼努力。保持平常心就好。
如果你身邊的人此刻很努力、很辛苦,那麼TA需要的也不是一個助威加油,更不是一堆正能量的廢話,而是一個允許TA放鬆和頹廢的懷抱。
請不要再說:「加油,你一定可以的。」
這個時代,每個人都已經很努力了。
如果非要說點什麼,
那就說聲「辛苦了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