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已過天命之年的趙大爺遇上了難題,作為中老年人,他的事業發展已經到了天花板,退休前的收入幾乎一眼望到頭,趙大爺不得不提前考慮起晚年養老問題。
作為獨生子家庭,趙大爺膝下有一子,參加工作每兩年就把女朋友領進門,準備談婚論嫁了。
在這個男多女少的年代,趙小公子的行動力和個人魅力相當卓越,換到誰家都是件好事,可趙大爺卻開始愁眉苦臉,只因趙小公子要買房子,話裡話外想讓父母埋單。
於是,人到中年的趙大爺終於體會到了危機四伏的感覺。
「存款一百多萬,是夠給子女買房的,但將來老了我怎麼過呢?」
趙大爺一向不相信養兒防老,老戰友的經歷讓他明白子女靠不住,真到了上有老、下有小的地步,「老」一定是被捨棄的一方。
但若是不給兒子買房,怕是晚年難以三代同堂,到時候喪失自理能力的自己就只能進養老院混吃等死了。
思來想去不明白,趙大爺只好投稿傾訴,而網友的答案很值得學習,一起來看下吧。
五五分:一半給兒女,一半留作養老金
65歲的王老太是社區遠近聞名的享福戶,她中年喪偶,晚年跟著女兒女婿一起住,每日帶帶孫子遛遛狗,日子過得悠閒自在,只因當年做對了決定。
說來好笑,當年她決定掏出一半存款給女兒買房的時候,不少親戚還笑話她做無用功,誰家會給女兒買房買車呢?
但王老太不在意,她只不過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加了一道保障,
至於能否成功,還要看晚年的運氣,而這也是她決定五五分的主要原因——當子女靠不住的時候,還有養老金作為備用。
這種方式為大多數老一輩所使用,是目前來說比較穩妥的處理方式,一方面不會得罪子女的配偶,
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晚年手裡沒錢的窘境,值得大家學習。
留作養老:細水長流才是真
吳女士今年五十歲,從人生階段方面劃分,她還是一名中年人,只不過兒女已經長大,如今都到了婚嫁年齡,吳女士也要早早開始做打算。
與王老太不同,吳女士對存款的歸宿是放在銀行吃利息,全部留作養老用。這意味著子女買房都要靠自己,生活壓力巨大,想生孩子怕是要等到三十歲以後了。
可吳女士對此並不在意,她表示,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,生了孫子都不跟自己姓氏,她沒必要為別家的孫子多操心,兒女婚姻皆自由。
當然,這不代表她將來眼睜睜看著兒女受苦,關鍵時刻還是要送些錢過去的,只不過大頭終究要握在自己手裡才放心。
看完以上兩種方法,大家會選哪一種呢?總之,只要不選擇把百萬存款都給子女買房,那老人的做法就是正確的,手中有糧,晚年才能不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