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名購物狂魔,人生最巔峰的購物尖峰莫過於懷胎十月和分娩後。
眾所周知,一個新生命赤裸裸地來到人間,在購物狂寶媽眼裡意味著擁有了購物的正當理由,我大手一揮進入了買買買的物質海洋中,東西好不好用不知道,但按照購物單買准沒錯。
懷著這種思想,我終於順利誕下兒子,然後迎接我的山量快遞,光拆就拆了一個小時。
隨著一件件投入使用,我終於意識到了冤枉錢的流失,偏偏用了的不給退,只能集中在陽臺吃灰,我也時不時懷疑是兒子長得太快,導致我沒機會將它們投入使用,直到二胎出生。
作為從懷孕就去廟裡祈禱生女兒的寶媽,我總算如願以償,二胎得女。
隨後立刻把那些兒童用品拉出來,整理乾淨後二次投入使用,效果與之前並無差別,我也終於確定自己交了「智商稅」,浪費了錢不說,還坑娃,希望大家引以為戒。
防輻射服:心理安慰下的偽科學
記得初次懷孕的時候,家人恨不能關掉WIFI,唯恐輻射影響到胎兒健康,
別說電腦了,聯手機都不讓我碰,害得我在資訊時代退化成了古代人,每天只能拿著實體書閱讀,上班都要穿著所謂的防輻射服,老公美名其曰「楊冪推薦的!」
然而三年過去了,我最近卻在八卦節目上看到楊冪的闢謠,她表示防輻射服就是一個智商稅產品,
連央視都闢謠表示沒用了,不信的孕媽可以把手機裹在防輻射服裡,按照它的原理,手機信號是被完全阻隔的,若是能打進去,就代表防輻射服沒用。
看完我就回家試了一下,果然如此,防輻射服根本就是圖個心理安慰,屬於智商稅。
偏偏它們的價格又不便宜,這裡提醒各位孕媽,不要再信了,央視都闢謠了。
大批量囤配方奶粉和紙尿褲
當初初為人母,育兒知識不健全,又碰巧撞上了雙十一,想著囤貨划算就大買特買,結果大寶出生後,對我囤的配方奶粉非常抗拒,更糟糕的是紙尿褲過敏。於是,錢就白花了。
相信很多寶媽和我一樣,也是懷孕後心情激動,驚喜之下就會購入大量的母嬰用品,除了奶粉紙尿褲外,還有嬰幼兒衣物,殊不知這些都是錯誤做法。
新生兒口味挑剔,對配方奶粉接受度低,很多寶媽都是一罐罐試出來的。紙尿褲也是如此,不同的材質舒適度不同,寶媽不要為了便宜就大量囤積,不然只會浪費。
同理,嬰兒的成長速度飛快,不建議購入太多尺碼相同的小衣服,免得穿不上。
最後,大家當年還交過哪些智商稅呢?快分享出來提個醒吧!